首页

优美之家。

时间:2025-05-25 05:00:45 作者:狄更斯后人访鲁迅故乡:英中要持续进行文化交流 浏览量:72634

  12月1日,中国对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西班牙、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。

  根据中国外交部最新规定,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,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、旅游观光、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,可免签入境。外媒关注,中国近期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中外人员往来,激活经贸文旅资源,外国客商到中国走走看看更方便了。

  “关系更加深入”

  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网站报道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,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,中方决定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,对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西班牙、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。

  中国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的消息引发相关国家广泛好评。

  “这是一个有力举动,将大幅促进中法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。”法国外长科隆纳日前在北京访问时说。据法新社报道,科隆纳对于中方的此项政策表示欢迎,称这是“极好的消息”。法国外交部门宣布,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国人,无论其文凭是法国的还是中国的,都将能够从法国获得为期5年的旅行签证。条件之一是至少在法国学习过一个学期。

  比利时《政治报·欧洲版》网站报道称,德国驻华大使傅融表示:“这将是我们公民流动性的重要改善,使中欧之间的个人、文化和经济关系更加深入。”他在社交媒体平台写道:“这一决定将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为德国公民前往中国带来便利。对在华的商务人士、旅游人士、德中协会以及从事其他双边项目的朋友而言,这是一个欢乐时刻。”

  《今日自由马来西亚报》网站报道称,马来西亚外交部表示,对于中方的免签政策,马方将给予同等回应。马来西亚宣布,从12月1日开始,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。

  德国《商报》报道称,想要前往中国旅行最多2周的德国人,将不再需要签证。德国经济界欢迎中国做出这个令人惊喜的决定。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延斯·希尔德布兰特表示:“中国总是给人惊喜,这是个积极信号。”

  “促进经济交流”

  2023年以来,中国相继出台多项优化入境游发展的措施,激活中外经贸文旅交流能量。外媒从中解读中国市场释放的开放信号。

  路透社近日刊文称,近几个月来,中国一直在采取措施恢复国际航班。7月,中国恢复对新加坡和文莱公民15天免签入境政策;11月,中国将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4个,其中包括挪威。

  11月17日,中国外交部、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对符合条件的签证申请人临时性免采指纹,减少7个大项、15个子项外国人来华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。国家移民管理局在全国77个城市99个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口岸签证业务,并优化过境免签及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。

  德国《商报》报道称,近期,针对驻华外企的具体便利措施有所增加。8月底,中国财政部宣布延长在华工作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至2027年底。此次宣布的免签措施是又一个进步。

  西班牙《国家报》网站报道,近几个月来,中国在试图促进旅游业、经济和人员交流的同时,显示出更大程度的开放诚意。中国这一姿态恰逢其与国外航空联系增加、国际舞台气氛和基调变化。此前,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会晤,展现了大国关系稳定的迹象。

  据《俄罗斯报》网站报道,2023年第三季度,俄罗斯商务旅客对飞往中国的航班需求是去年同期的10倍。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·马斯洛夫说:“许多企业家意识到,对中国等亚洲国家而言,面对面交流比邮件或视频会议都重要得多。而且,研究当地市场、了解那里的一切如何运作也很关键。”

  “增强企业信心”

  “意大利酒庄大多在乡村,我们去大城市办签证并不方便。这下好了,我们的工作人员将更便利地去中国展开商务交流,相信2024年一定会有更好的业绩。”意大利蒂维尼酒庄首席执行官蒂齐亚诺·马赞蒂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

  蒂齐亚诺·马赞蒂的憧憬是欧洲多国企业家看好中国经济的一个写照。外媒关注到,中国系列开放举措正不断增强外商对华投资贸易的信心。

  德国《经济周刊》网站报道称,近几个月来,中国已采取诸如恢复国际航线等措施来提振旅游业,并努力吸引外国人入境旅游以提振经济。德国工商大会外贸负责人福尔克·特赖尔说:“中国新出台的免签政策是一个重要信号,它将促进旅游业和经济交流。”他表示,这一规定有利于德国机械设备的维护、确保“德国制造”质量、企业交流和维护人际关系。

  西班牙企业组织国际联合会总裁玛尔塔·布兰科说,随着西中经贸、文旅、学术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展开,相关积极措施将鼓励西中民间更频繁的交往。

  美联社报道称,中国欧盟商会表示,“中国正在采取措施促进人员交流,这是一个正向的信号”。商会发表声明称,这项举措切实可行,将增强企业信心,希望更多欧洲国家能很快获得同样的免签入境待遇。

  “免签政策释放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、欢迎更多游客到访中国的积极信号。”欧洲新闻网报道称,上海仍然是欧洲人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,其次是北京、广州和深圳。海口、成都是新兴旅游目的地。

  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·甘巴尔代拉表示,免签政策不仅简化了旅行手续,还加强了文化和经济联系。这一政策将鼓励更多欧洲人到中国这个文化丰富的国家亲身体验。(本报记者 高 乔)

  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( 2023年12月04日 第 10 版) 【编辑:朱延静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李玉婷200米摘银:参加亚运会是我的梦想,拿到银牌很满足!

(八)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。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底图,加快推进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,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管理,妥善解决集体林地类重叠、权属交叉等问题。开展集体林权首次登记的,相关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。发挥村组作用,在承包合同签订前,开展地籍调查工作。已登记的整宗林地申请变更、转移、抵押登记的,不得要求申请人重新提交林权地籍调查成果。因原林权登记成果图件缺失、界址不清,确需要开展补充调查的,由政府组织开展地籍调查。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林权综合监管平台有效对接,实现林权审批、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。改革自留山使用制度,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,探索将其林地长期使用权分为使用权和经营权,赋予经营权流转和融资担保权能,完善其继承和自愿有偿退出政策。

中方谈美方抛出所谓“中国产能过剩论”:包藏祸心

“赠予自己一段静谧的‘颓废期’,远离城市的喧嚣。”来自宁波的“95后”游客王浩是“躺营”一族,每逢假期,他会找一个营地,去“班味”放空自己,寻觅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。

他们,总书记格外关心、格外关注

汉内斯·菲尔纳:对我来说,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联系思维,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、纠缠和相互依存的。在这种思维模式下,所有事物都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展现自身的存在和意义。因此,人类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不同文化之间都应该建立共生“和谐”的关系。这种共生关系,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整体与部分之间动态关联的深刻理解,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可靠的基础,同时也推动了人类与环境、人类与社会、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进步。我认为,这种联系思维产生了团结、包容与和平。通过接触中国哲学和中国政治,我开始对“和谐”概念产生了更多兴趣。这也是本次武夷论坛上,我选择“和谐与社会主义”作为发言主题的原因。

监事长拟任总经理!万亿级保险集团最新人事动向

国际社会要全面落实联合国大会、安理会相关决议,充分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,回归“两国方案”的正确轨道,尽快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。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,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和谐相处,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。

“笃行实干”解民忧、惠民生、暖民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

二是坚持与时俱进,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,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,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、机会平等、规则平等。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,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